先锋要闻

答卷——颍州组织工作的这一年

发布日期:2023-01-03

作者:

浏览次数:5522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2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颍州组工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筑牢基层组织“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丽颍州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年来颍州组工实干担当、开拓创新、拼搏奋斗、奋勇争先的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固本强基,紧盯重点任务,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加强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筑牢筑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化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和选派干部“擂台比武”等活动,提高村(居)和社区干部报酬标准,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最大限度激励村级干部担当作为。用好选派干部和选调生尖兵力量,开展选派干部“六项行动”,撰写调研报告55篇,3篇入选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双百创评”典型案例,为民办实事425件。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分组到难点村蹲点指导,完成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持续开展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扶持15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53万元。预计2022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4675万元,达到50万元强村33个,占比37.5%,其中三星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0万元,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增效行动,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个。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升行动,新成立18家“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及互联网、外卖送餐等8个行业党委,2家“两新组织”党组织分别获评市级“双强六好”“双比双争”先进称号。选派13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751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86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暖心蜂巢”统一挂牌,成立全市首个外卖骑手党支部,挂牌仪式被《人民日报》刊发。1名第四批党建工作指导员获评省级优秀党建指导员,1家社会组织党组织荣评省级“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基层“十佳”评选,其中获市级表彰13人,评选表彰疫情防控先进党组织30个、优秀共产党员30名。



——完善基层治理。白行社区探索创新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得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坚持将全域推广运用作为“书记工程”,顶格推动、多维联动、示范带动,培育了一批诸如颍西街道振兴社区、西湖镇白行社区、三合镇掩龙村等具有自身特色的示范村。抓实网格管事,突出“一网多能”,变“等人上门”为“主动下沉”,全区4641名网格员、451名政法干警入驻网格,依托综合网格搜集社情民意3059条,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工作触角。推进“五老”调事,发挥乡贤效应,选聘2937名“五老”人员参与村(社区)事务调解730余件,解决农村土地纠纷424件。打造“红色娘子军”“颍姐”“向日葵”等志愿服务品牌,助推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强化支部说事,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四个”清单,构建“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工作闭环。引导群众议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板凳会”“庭院会议”等引导群众共商共议、参与推动、实施监督。全区运用“四议两公开”研究村级重大事项515次,通过“四事四权”工作法实现“农业大托管”46.6万亩,全区通过网格管事解决问题2545件、“五老”调事537件、支部说事705件、群众议事306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337件。



——强化党员教育。紧扣全区年度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要点,在做好党员线下教育的同时,依托“先锋系列平台”宣传矩阵,聚焦身边把镜头朝向基层一线,注重挖掘身边典型和感人事迹,拍摄《老将再出征》《无悔的奔赴——寻访红色传家宝》等电教片,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赶有目标。连续四年开展“红色传家宝”系列活动,通过连续开展的倍增效应、创意十足的活动形式、“互动式”的参与体验,使得“红色传家宝”持续走红,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充分认可,“红色传家宝”品牌及创意做法得到中组部共产党员网首页刊发并加精展示,入选全国党员教育经典案例板块。


这一年,我们选贤任能,树立正确导向,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

——在“练兵场”上赋新能。扎实做好干部在线教育工作,举办全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班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网络专题培训班等,人均学时99.64,通过率达到100%。抓好主体班次调学工作,选调135名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参加春秋两季干部培训班,组织126人次参加省市调学39班次。配合做好中央、省级网络培训8期,涉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水旱灾害、习近平法治思想、河湖长制、乡村振兴等领域,参训县处级领导44人次。



——在“赛马场”上比攻坚。坚持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始终坚持一线发现、一线培养、一线使用的干部选拔任用导向,一批在脱贫攻坚、文明创建、招商引资和疫情防控等基层一线、工作一线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2022年以来,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干部63人,晋升职级85人,选派13名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实践锻炼,选派17名派出所负责同志兼任乡镇(街道)党(工)委委员。



——在“大考场”上明奖惩。不断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核方式方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准确描绘干部“自画像”,根据年度综合考核成绩的高低,拟对4个乡镇街道、20个区直单位以及115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表彰。用好“12380”举报电话,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展7批次干部谈心谈话,实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干部职务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干部职工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关注心理健康,保证正常福利,保障合法权益,增强干部的归属感、获得感。


这一年,我们聚才引智,汇聚发展动能,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逐渐形成

——人才政策更加完善。出台《颍州人才“十六条”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较全面地规范了支持企业引进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相关内容。补贴标准更高,补贴范围更大,增加了对企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拔尖人才的奖补,加大了对现代服务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以及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



——人才引进更有成效。进一步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为3家事业单位申报急需紧缺人才岗位83个,需求183人,4家企业申报急需紧缺人才岗位23个,需求56人。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按企业支付其本人的计税薪酬的35%的标准,3年内分层次为引进的20名急需紧缺人才给予生活补助。谋划实施了返乡高校应届毕业生座谈活动,广泛联系、服务和引导返乡学生投身家乡经济社会建设,全区14个乡镇街道均召开了座谈会,291名高校毕业生参与了座谈交流。



——人才服务更加精准。围绕十大特色产业15个产业链头部企业精准抓好人才服务,对辖区内全市头部企业人才情况进行摸排;排查全区有较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企业54家;做好高层次人才分类统计工作,对全区55名高层次人才信息进行备案,配合省市人才办做好专家服务基层工作。将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统筹管理,加强对全区5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颍淮杰出工匠、市技能大奖、带徒名师等高技能人才服务。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离退休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政治引领为“切入点”。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8个,先后邀请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区“两会”等重要活动12次,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2022年,全区有2个单位被评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4名老干部工作者被评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以提升服务为“着力点”。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走访看望慰问离退休干部118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20余万元。建立三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主阵地作用,参学老年人达1.8万余人,真正让老同志老有所学、学亦不止。

——以发挥余热为“关键点”。动员全区122位老干部组建讲师团,开展宣教活动50余场、二十大精神宣讲30余场。成立“五老”调事室、银发农技服务所、夕阳红乡风文明讲习所等机构,广泛开展民事纠纷调解、农技咨询、科技辅导、政策宣传等活动近千次。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2023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斗志、指引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舍昼夜、风雨兼程,勇当全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颍州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当前页

推荐观看

更多+

主办: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组织部

承办:颍州区党员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0558-2180990

Email:fyyzxf@126.com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西湖大道129号


备案信息: 皖ICP备19003848号-2

技术支持:网新科技